2020年12月16日下午,“舞蹈身体现象学之研究方法与案例”讲座成功举行!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石志如老师的倾情分享让同学们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下面就和小编一起走进课堂吧~
人物先容
石志如台湾嘉义人
-现任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
-国际剧评人协会(IATC)会员;
-台湾国家学问艺术基金会表演艺术类评论人香港
-《ArtPlus》 艺术杂志专栏、评论作家台湾
-《PAR》艺术杂志专栏作家;
-楼阁舞蹈剧场创办人兼艺术总监;
-台湾目前少数拥有舞蹈表演、舞蹈剧场创作、演出制作策展经验,以及从事跨领域与跨学问的舞蹈史学研究、当代表演艺术剧场评论之创编辑、剧场评论者及学者等多重身份;
-舞蹈创作作品获奖超过 二十余部、学术论文十余篇、 评论文章与专题文章百余篇。
01
原创作品分享与交流
《爱情短歌》
石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于2013年创作的作品《爱情短歌》,并向同学们先容到此作品正是包含了自己对爱情的观点,向观众们呈现出在爱情中自己看到的及感受到的东西。其中作品是将戏剧与舞蹈结合,运用艺术之间的跨界将作品更好的呈现,巧妙的运用舞美,例如灯泡的使用代表着内心世界、用剪影不断变换的大小代表了舞台上的虚实。石老师在作品中体现出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中回归至“本我”的部分......
听过石老师的分享后,同学们也分享了观看作品《爱情短歌》片段的一些感想~
02
理论常识分享
欣赏和交流完舞蹈作品后石老师又与同学们分享了相关理论常识。让同学们对现象学的概念以及笛卡尔的启示、胡塞尔与莱尔、梅洛.庞蒂的直觉现象学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石老师与同学们进行的有关感知觉的小互动~
03
参与式剧场
石老师由自己体验过的作品《回顾》,向大家引入参与式剧场的概念,与同学们分享了参与式剧场的创作手法并先容其中的展演逻辑和参与式步骤等。
通过石志如老师的讲座相信每位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或许是观看作品时某个点的触动、或许是通过老师先容的现象学有了对自身及所学专业更多的思考......在讲座的最后石老师也建议同学们可以多记录自己当下的感受,以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思考,这定会对同学们有极大的帮助!
来源:搜狐资讯(搜狐号)
编辑:蒋红跃